媒體報導

首頁 > 關於我們 > 媒體報導
2021/09/16

中秋團圓 !失家兒想家 邀「娘家」挺失家

今年的中秋節格外不同;疫情肆虐下,許多人的生活受到影響,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的心情在失家兒心裡更有不同的滋味!

這次記者會上還有專門處理司法性侵案件的律師也是CCSA的理事-岳珍律師分享她多年來參與弱勢司法兒少地心得,她懇切呼籲「家是有溫度有情感的連結」、「疫情下的中秋節更要發揮愛心,將團圓的意義擴大,多多支持關心這些失家兒少的需要!」她的談話令舉座動容。在記者會結束前,在場來賓一同舉牌並再次呼籲「失家兒想家」「大家一起一起作失家兒娘家」「挺住宿」「挺生活」「挺教育」「 挺職涯」等多個感人激勵標語,也令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!

根據本會(CCSA)多年服務的案例,這群提早自我照顧的青少年和一般學子,或都要到校上課、在外住宿,然而,由於缺乏家庭的後盾支持,時需打工,支撐生活所需﹔面對困境危機,求助無門﹔內在失落創傷,更無力求援,孤獨面對未知多變的挑戰。

另根據本會服務經驗統計,離院、自立青少年經濟來源有七成是靠自己工作或儲蓄所得,有逾六成必須依靠民間補助,特別在支持生活、租屋及就學補助面向。以今年服務277位失家自立青少年為例,能返回原生家庭居住的僅占12%,其他大多在外租屋、暫住學校、實習宿舍等,甚至四處流離、無固定居所……

中秋節前夕,當全國民眾與家人團聚歡慶時,本會(CCSA)提醒大家莫忘台灣還有一群青少年在失依、貧困中掙扎求存﹔而當面臨少子化、高齡化社會趨向,青銀共居互助,也是「新團圓」「非僅血緣,更是關係連結,共存共好共榮」﹔期使社會大眾關懷弱勢失家兒少,讓每年一次的中秋團圓,更有價值與意義

自立青少年工作收入,遠低於全國「最低生活標準」根據彭淑華、胡中宜(2010)研究指出,離院青少年收入10,000元以下者,佔45.7%;主要經濟來源以「工作所得」最多(70.8%)。本會(CCSA)110年申請生活補助的自立青少年,平均工作收入8,288元,而110年度政府公告全國縣市扣除六都的「最低生活費」為13,288元,已明顯無法支應失家兒的生活開銷,而飲食費用平均只有6,084元,因此常處飢餓、可選擇的食物甚少、營養攝取不足,遑論安頓住居、升學教育、累積職場競爭力,更容易重蹈「貧窮世襲」的循環。

值此中秋團圓時刻,「團圓」的意義,最重要的不只是相聚,更是「相愛」。團圓意味著倦鳥歸巢、遊子歸鄉,是真情倫理的連結、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。不管身處何方,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,放大眼光與心懷,顧念失家兒根植在骨子裡的家庭連帶、團圓情節,攜手關懷支持,作他們長久的「娘家」,深摯美好!

 回顧二年的Covid-19疫情,打破了國際境域的界線,人與人之間緊密影響;團圓不再只是血緣關係的連結,也不只是親情的期待,是不分彼此的互助相愛。當疫情蔓延,這群失家青少年,與我們沒有血緣關係,卻提醒我們,生命的磨難,他們如何勇敢前行?脆弱失家的孩子若能處在社會的關愛中,將擁有適性發展,未來成為良好公民,如是關懷更加弱勢的社群,足使「團圓」有更深層的意義!

CCSA近於3.29新創成立青少年自立發展基金會(TIDF),倡導以「青少年」為槓桿,支撐「全民全齡」的自立教育;「挺失家」為基礎,擘劃「自立立人、立家立業」安邦定國的願景,台灣社會若能重視支持青少年,進一步走出個人的小我,關心所處社會的大我,相信個人與社會將更加溫暖與正向發展。

娘家牌強調用心、關懷,十分契合本會(CCSA)長期秉持的信念,岐異在於前者對象是消費者(客戶),推出猶如回娘家般體會溫暖與細緻的系列保健食品;後者則致力於使失家青少年有一給予陪伴、磨鍊、榜樣與接納的停靠港。爰此,CCSA邀請娘家相挺失家兒,愛心企業的娘家,也作公益關懷的「娘家」! 展望疫情後的未來,本會將以服務失家兒的初心,持續邀大家「挺失家」